般若品第二(狀元版)

2015011919:50
 
善知識!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緣心迷,不能自悟。
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!當知愚人智人,佛性本無差別;
只緣迷悟不同,所以有愚有智。


善知識,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是梵語。此言「大智慧到彼岸」。
此須心行,不在口念。口念心不行,如幻如化,如露如電;
口念心行,則心口相應。本性是佛,離性無別佛。
(註一)

何名摩訶?「摩訶」是「大」。心量廣大,猶如虛空,無有邊畔,
亦無方圓大小,亦非青黃赤白,亦無上下長短,
亦無瞋無喜、無是無非、無善無惡、無有頭尾。
諸佛剎土,盡同虛空。世人妙性本空,無有一法可得;
自性真空,亦復如是。
(註二)

善知識,心量廣大,遍周法界。用即了了分明,應用便知一切。
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;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,即是般若。
(註三)

善知識,何名「般若」?「般若」者,唐言「智慧」也。
一切處所,一切時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是般若行。
一念愚,即般若絕;一念智,即般若生。


何名「波羅蜜」?此是西國語,唐言「到彼岸」,解義「離生滅」,
著境生滅起,如水有波浪,即名為此岸;
離境無生滅,如水常通流,即名為彼岸,故號「波羅蜜」。
(註四)
 
善知識,凡夫即佛,煩惱即菩提。前念迷即凡夫,後念悟即佛;
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
(註五)

善知識,摩訶般若波羅蜜,最尊最上最第一,無住無往亦無來,
三世諸佛從中出。當用大智慧,打破五蘊煩惱塵勞。
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,變三毒為戒定慧。
(註六)

善知識!智慧觀照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。若識本心,即本解脫。
若得解脫,即是般若三昧,般若三昧即是無念。
何名無念?知見一切法,心不染著,是為無念。
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;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,
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
即是般若三昧,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
(註七)
 
(註一):「心行」,就是觀照的意思。
「觀照」,就是依佛的言教,隨時隨地用來反觀內照,使心不被
境界所轉,也就是隨時隨地能掌握自己的心。

如果口念而又能提起觀照,才能心口相應,契入實相。
實相現前,才真正證知,原來清淨的本性就是佛。

 
(註二):這裡的心量,指的是佛親證的現量境界(真實的境界),
是真心,也就是我們的自性。「心量」,是如來親證的境界,
無量無邊大。也無形無相,沒有對待。
我們修行證悟,要悟什麼?就是要悟到本來無一物。

 
(註三):「一切」,指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包含一切萬法;「一」
就是心。「一切萬法」就是「一心」,「一心」就是「一切萬法」。

 
(註四):「般若波羅蜜」,既然般若已波羅蜜,一定是實相般若,
是究竟圓滿的智慧。
心若能離境,對六塵境界不攀緣,不被境界所
牽引流轉,就沒有生滅,如同流水常保暢通無礙,叫做「彼岸」;
所以稱為「波羅蜜」。

 
(註五):《金剛經》説:「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
佛與凡夫的差別只是在迷悟而已。是煩惱?或是菩提?全在轉念的功夫。
 
(註六):
「諸佛以法為師,法即般若波羅蜜。」所以說般若是諸佛之母。

 
(註七):
本來自性身心是內外明徹,若識本心,就得到解脫,即是不執著
塵勞妄想。若得到解脕,這就是自性般若的定。定就是無念,無
意就是戒,無念就是定,再沒有妄想妄念這就是慧。
無意、無念、無妄就是戒定慧,當戒定慧現前,貪瞋癡就沒有了。

無念就是不染著,就是正念,就是般若三昧。這種般若三昧,
可以運用來遍照一切處,但不執著到一切處,猶如虛空一樣。
就是心裡無所染著,使六識—眼耳鼻舌身意,出六根門頭—眼門、
耳門、鼻門、舌門、身門、意門,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中,無染
無雜。不使六識隨六塵境界轉,所謂「眼觀形色內無有,耳聽塵
事心不知。」你若不明白,就要勤修佛法。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
此時千變萬化,萬化千變,應用無窮,而無所滯礙,這就是般若
的定,又叫自在解脫,又叫無念行。

 
「無念」就是「一切處無心」。對於一切法心不執著丶不分別,
不被境界所染。「無雜」,是不起妄念,「無染」,是不執著。
「來去自由」是指心的自在。
所以不論在哪裡,都能通用自如,
無有滯礙,就是般若正定,自在解脫,叫做無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