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菩提心,成無上道

2017011822:44
菩提心究竟是什麼?如何發菩提心呢?
《金剛經》云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」菩提心就是無住心。
禪宗則說: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。」
也是指菩提心,亦即菩提自性。

《六祖壇經》行由品記載:
一日,五祖弘忍大師對弟子說,諸位在我座下已修行多時,
今天把所學的心得及契悟的道理,寫一首偈給我看看。

五祖座下一位首席教授師神秀大師,很有學問,寫了一首偈子:
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;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
這首偈子看起來非常有道理、非常有意義。

六祖當時也在弘忍大師座下,在廚房裏擔任砍柴、舂米的工作。
聽到有人在唸神秀大師所寫的偈子後,他也有一些心得,於是就
請人在偈子旁邊寫──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
菩提根本沒有一物一法可得,所以說「菩提本無樹」。
「明鏡亦非臺」,明鏡是指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這念心,
是絕對的空性;「何處惹塵埃」,一切都是空寂,那裏惹塵埃?

神秀大師尚未真正契悟菩提心,他所契悟的,屬於漸修,
而六祖大師則是頓悟。

悟有深淺,禪宗祖師云:「大悟十八度,小悟不知其數。 」
譬如說,由於覺得人生無常,悟到了無常的境界,
所以發心修行,這個悟只是開始。

悟了以後要知道修行,因為只是悟到無常,並不是徹悟心性,
只是悟到事上的道理。每個人所悟的道理都不一樣,
因為這念心悟的層次不同,說出來的法,就會有差別。

神秀大師所寫的偈子也可以作為一般人的座右銘,
依照這個方向去修行。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」,
要栽種一棵菩提樹,
第一、要有土壤,把菩提種子栽植到土裏去;
第二、要有水份、陽光;
第三、要時時刻刻去照顧,除草、鬆土,菩提樹才會發芽、茁壯,
開花、結果。

「身是菩提樹」,要想成道,就如同種菩提樹一樣,要善調身心、
要持戒,使身口意三業清淨。

除了善調身心以外,還要勤修善法,修善法是福報,有了福報,
衣食住行就沒有問題。

「心如明鏡臺」,這念心像明鏡當臺一樣,一塵不染,漢來漢現、
胡來胡現,相來則現、相去則無。就是這念心,不染一點塵垢,
一片空靈、光明,沒有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沒有法執、我執,
只有這一念絕對的心,像鏡子這麼光明。

要達到這個境界,就要「時時勤拂拭」,如何拂拭?
就是檢討、反省、觀照、改過,這就屬於漸修法門。
如果照這樣去用功,也能成道證果。

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
是當時六祖大師契悟般若空性所作出的偈子。
惠能大師了悟諸法畢竟空寂,無有能、所,一切皆掃除蕩盡,
所以禪宗祖師說:「佛來佛斬,魔來魔斬。」正是這個道理。

「佛」代表好的境界,若是對好的境界,產生貪愛、執著,
心當中有了罣礙,一樣不能明心見性。

所以,就算是打坐時看見十方諸佛來摩頂、授記,也不要歡喜。
因為一歡喜,心就動了,就成了生滅,就不是不動心、清淨心。
「魔」,就是指恐怖的境界。看到恐怖的境界,也不用害怕,
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好壞的境界皆由自己意識所現,
都是虛妄不實的,因為一切法畢竟空寂。

那麼,要拿什麼來「斬」?「不理它」就是斬。
好壞的境界都不去理它。它來就讓它來,去就給它去,
繼續保持正念,菩提心就會現前,念念分明、處處作主。
否則,菩提心就迷失而成為攀緣心了。

所以漸修、頓悟都是相通的,
目的都是證菩提心,只是方法不同而已。

本文摘自: 
http://www.ctworld.org.tw/turn/blossom/035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