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悔的君子之「樂」

2018081520:48

我們都聽過「君子憂道不憂貧」,
所以君子不是無憂,而是不為自己憂。
或者說志在天下,無私無我,所以無憂。

所謂學貴立志,志在有恒。
因為明白自己所追求的境界,定下目標,矢志不移,
所以能夠在修學的過程中,沿著目標努力精進,
雖未達到,但也是心中有定,
正如《大學》所說:「知止而後有定」。
能夠「其未得之,則樂其意」,「既得之,又樂其治」
就是達到了所求的境界後,能夠用自己的所得利益自己,
也利益自己身邊的人,所謂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。

試想,一個人把國家、民族的未來,時時放在心上,
抱有「當今之世,舍我其誰?」的氣概,
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,
憂國憂民,為天下而憂,提起的是一份責任,
這種「憂」其實也是一種「樂」,
一種找到人生目標而終生不移、不悔的君子之「樂」,
所以孔夫子說「君子無憂」。

棲身的房子破了,堪「憂」;被罷官了也堪「憂」。
試想,當我們的房子在秋風中破了,我們還能想到其他饑寒的
人嗎?還能夠寫出來傳頌後世的詩歌嗎?
當我們被領導重用時,能夠忠心為國,
可是我們被貶謫戍邊時還有忠君報國的心境嗎?

我們都知道唐代詩圣杜甫,他有一首著名的
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,
「八月秋高風怒號,卷我屋上三重茅」,
自己的家里面是那樣的窮困潦倒,他心中想到的是什麼呢?
是「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」,
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讓所有人都住上。
由自己的處境想到和自己一樣的人,人饑己饑,人溺己溺,
這是何等仁厚的胸懷。

所以君子不是「無憂」,是有憂而能夠做到「不憂」,
因為他心中無我,不把自己的苦難放在心上,始終想到的是別人。

再比如說范仲淹,
他「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」。
可見不論何種處境,他仍然是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,
這樣的情懷都是君子之志。

看似進退都「憂」,實則進退都「樂」,因為始終都想到的是別人,
甚至國家民族,「是以有終身之樂」。
所以,「憂」「樂」是人的一種心境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