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效應

2021072120:28
蝴蝶效應最早出自一位氣象學者洛倫茲
(Lorenz的說法。1979年12月,洛倫茲(Lorenz)在華盛頓
  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:
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,有可能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。

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,偶爾扇動幾下翅膀,
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。
其原因在於:蝴蝶翅膀的運動,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,
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,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
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,由此引起連鎖反應,最終導致其他系統
的極大變化。

洛倫茲把這種現象戲稱做"蝴蝶效應",
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、非常微小的事情,
      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。

“蝴蝶效應”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:

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,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、調節,會給社會
帶來非常大的危害,戲稱為“龍卷風”或“風暴”;

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,只要正確指引,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
將會產生轟動效應,或稱為“革命”。

蝴蝶效應在因果面則解釋為:
一個初發心的微小善念,在持續力行下締結的善果,從旁能影響
很多人造善,而自身的善因果除了能夠超拔九玄七祖,
亦為自身來世輪迴奠定良善的基礎,福澤綿延於後代累世子孫,
綜橫交錯開啟一連串善的循環。

如: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觀,打破階級制度,讓知識學問得以普及化,
    平民百姓亦能透過學識改變命運,有很大功德;
    其善因果的蝴蝶效應也反應出在歷史的洪流中,
    唯有孔家歷經無數皇朝更迭交替,而後代子孫綿延傳承不斷,
    且皆有很好的功德福報,因而孔家又被稱「天下第一家」。
資料來源:網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