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頓北漸品第七(2)

2016120317:27
一日憶師之言,遠木禮覲。師曰:吾久念汝,汝來何晚。
曰:昨蒙和尚捨罪,今雖出家苦行,終難報德。其惟傳法度生乎。
弟子常覽涅槃經,未曉常無常義,乞和尚慈悲,畧為解說。
師曰:無常者,即佛性也。有常者,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。
曰:和尚所說,大違經文。師曰:吾傳佛心印,安敢違於佛經。
曰:經說佛性是常,和尚卻言無常。
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,和尚卻言是常。
此即相違,令學人轉加疑惑。
 
師曰: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,
便為講說,無一宇一義不合經文。

乃至為汝,終無二說。曰:學人識量淺昧,願和尚委曲開示。
師曰:汝知否。
佛性若常,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。

故吾說無常,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。
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,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,
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。
故吾說常者,正是佛說真無常義。
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。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,共成八倒。
故於涅槃了義教中,破彼偏見,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。
汝今依言背義,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,
縱覽千遍,有何所益。行昌忽然大悟,乃說偈言:
 
因守無常心   佛說有常性   不知方便者   猶春池拾礫
我今不施功   佛性而現前   非師相授與   我亦無所得
 
師曰:汝今徹也,宜名志徹。徹禮謝而退。
 

 
有一童子名神會,襄陽高氏子。年十三,自玉泉來參禮。
師曰:知識遠來艱辛。還將得本來否。若有本,則合識主。試說看。
會曰:以無住為本,見即是主。
師曰:這沙彌爭合取次語。以拄杖打三下。

會乃問曰:和尚坐禪,還見不見。
師云:吾打汝是痛不痛。
對曰:亦痛,亦不痛。
師曰:吾亦見亦不見。神會問:如何是亦見亦不見。

師云:吾之所見,常見自心過愆,不見他人是非好惡。
是以亦見亦不見。
汝言亦痛亦不痛,如何。汝若不痛,同其木石。
若痛,則同凡夫,即起恚恨。
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。痛不痛是生滅。
汝自性且不見,敢爾戲論。
神會禮拜悔謝。
 
師又曰:汝若心迷不見,問善知識覓路。
汝若心悟,即自見性,依法修行。

汝自迷不見自心,卻來問吾見與不見。吾見自知,豈待汝迷。
汝若自見,亦不待吾迷。何不自知自見,乃問吾見與不見。
神會再禮百餘拜,求謝過愆,服勤給侍,不離左右。

一日師告眾曰:吾有一物,無頭無尾,無名無字,無背無面。
諸人還識否。
神會出曰:是諸佛之本源,神會之佛性。
師曰:向汝道無名無字,汝便喚作本源佛性。
汝向去有把茆蓋頭,也只成箇知解宗徒。
會後入京洛,大弘曹溪頓教。著顯宗記,行於世。

師見諸宗難問,咸起惡心,多聚座下。
愍而謂曰:學道之人,一切善念惡念,應當盡除。
無名可名,名於自性。無二之性,是名實性。
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,言下便須自見。
諸人聞說,總皆作禮,請事為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