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不孤,必有鄰

2018100820:07
孔子在五十六歲時,有一天衛靈公出遊,孔子與學生在半路上看到,
列隊問好,靈公沒有正視、也沒有下車,只回答心情不好,出來透
透氣,就走了。

孔子當下回蘧府整理行李,帶學生離開衛國。
想到晉國,要由黃河渡口坐船而過。

孔子第一次見到黃河,看其水流激又黃濁,與長江完全不同,
內心自想,過去對水的形容有點過頭。就在河邊看水而沉思。

子路看渡船來了,去請孔子,剛有一下船人,直看孔子,
走到孔子面前,抱拳施禮道:「先生莫非魯國聖人孔夫子嗎?」

孔子急忙還禮說:「鄙人正是,未知先生何以認識鄙人?」

在下姓陽名進,晉國地方小官,
若不是夫子,怎會有這麼多英才尾隨在後面。
兩人相談甚久,又有一種息息相通,心心相印之感。

孔子嘆了一口氣問道:「不知先生此行要到那去?」

陽進說:「良禽擇木而棲,賢臣擇君而仕。找明君以展抱負。

孔子說:「先生的志向正是我的志向,實不相瞞,孔丘此次率
弟子離國出遊,也是為了同樣目的。
我認為【德不孤,必有鄰。】看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了。
今日有緣,得遇先生,我等結伴同遊如何?」

陽進說:「夫子的英名遍傳天下,陽進怎敢同起同坐。」
孔子不去晉國。

孔子認為有品德修養良好的人是不會孤單,
他們往往會吸引眾多志同道合的人前來與他們為友,
而且遍及各行各業,交朋友首要豐富自己,陶冶自己,
使自己成為一個品行端正、內涵豐富,有道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