憲問 第十四

2015011922:45
 
子曰:「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;
        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」


孔子說:「有德行的人,一定有好言辭,但是話講得很好聽的人,
不一定有德行。一個仁人志士必定很勇敢,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
仁德。」

 
每個人都曾面臨該不該講真話的掙扎。要附和別人而失去自己?還是
實事求是?自然就是真實,做人要誠實,要講真話,做事要勇於承擔
後果 ,成為有德行的仁者。


子曰:「愛之,能勿勞乎?忠焉,能勿誨乎?」

孔子說:「愛他,能不教他勤勞嗎?忠於他,能不規勸教導他嗎?」
愛護子女最怕溺愛;忠於長上最忌一味逢迎。

子曰:「君子上達,小人下達。」
子曰:「古之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。」


孔子說:「君子日日精進向上於進德修業,小人日日向下沈淪於
私欲。」孔子說:「古時候求學的人,是為自己而學的,志在
修養自己;現在的學者,是為了讓別人知道,是為了博取名利。」


子曰:「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知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」
子貢曰:「夫子自道也!」


註75:此處講的是效法做一個仁人君子,必須實踐三項道德要項.

仁者不憂~~因為仁者沒有私心,其內在的理足已勝過其私慾,
          不會被私慾所牽累,對任何順逆的環境,都感到
          十分順適,清心自在.


知者不惑~~知者是有智慧, 分得清是非真假的人.能夠看清真理的人,
          便不會被事物之表面假相所矇蔽而心生困惑.


勇者不懼~~此處之勇不是血氣之勇,而是胸中培養出一股浩然正氣,
          這股正氣是足以配道義而堪當大任的,一切以道為依歸,
          只要合乎道的,便有大無畏的精神去克服萬難,堅持到底,
          絕不會畏畏縮縮或半途而廢.

孔子這番話,在他自己來講,是自我要求及努力的方針,
他自覺"我無能焉",但是在其弟子子貢的眼中看來,
夫子所說的,正是夫子自己的寫照.


子曰: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。」

孔子說:「不要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,應該憂慮自己沒有才能。」

或曰:「以德報怨,何如?」
子曰:「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


有人問:「以恩德報答仇恨,如何呢?」
孔子說:「那將如何報答恩惠呢?不如以公正無私報答仇恨,
以恩德報答恩德。」

 
子曰:「莫我知也夫!」子貢曰:「何為其莫知子也?」
子曰:「不怨天,不尤人;下學而上達。知我者其天乎!」


孔子說:沒有人能真正的了解我.子貢說:怎麼說沒有人能真正的
了解你呢?孔子說:我雖然不被時君所用,但不埋怨上天;雖然不
被他人所了解,也不責怪他人.下學人事,上達天理.恐怕只有
上天能了解我吧!

 
子路問君子。子曰:「修己以敬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?」
曰:「修己以安人。」曰:「如斯而已乎?」
曰:「修己以安百姓。修己以安百姓,堯、舜其猶病諸!」

 
孔子說:「修養自己品行,以恭敬的心處理事情。」子路說:
「這樣就夠了?」孔子說:「修養自己品德,恭敬處事,安養
親族友朋。」子路說:「這樣就足夠了?」孔子說:「修養自
己品德,安養天下百姓。修養自己、恭敬處事、照顧社會,讓
社會百姓能生活祥和,並可以安居樂業,古時的堯、舜恐怕還
無法達成這樣的事情!」

http://tienlu.homeip.net/dvbb/dv_rss.asp?s=xhtml&boardid=21&id=450&page=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