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證釋

2015072516:36
1 大學之道在如何?

答: 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。
 
2 《康誥》曰:「克明德」,《太甲》曰:「        」,
  《帝典》曰:「克明峻徳」,皆自明也。

答: 顧諟天之明命
 
3 述止於至善之精義為何?

答: 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后能安,
    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

   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。
 
4 在人道上,止於至善應如何做?

答: 為人君,止於仁;為人臣,止於敬;為人子,止於孝;
    為人父,止於慈;
於國人交,止於信。
 
5 《大學》云: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       則近道矣。

答: 知其先後。
 
6 《詩》云:「於戲!前王不忘。」      ,此以沒世不忘也。

答: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,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。
 
7 《大學》云:如切如磋者,     ,如琢如磨者,     

答: 道學也。自修也。
 
8  
《大學》云:富潤屋,德潤身,心廣體胖,此謂     
   故君子必誠其意。


答: 誠於中形於外。
 
9 《大學》云: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,
  身有所
    ,則不得其正;有所    ,則不得其正;
  有所
     ,則不得其正,有所     則不得其正。

答:忿懥、恐懼、好樂、憂患。

 
10 《大學》云:是故君子有諸己,而後求諸人;
   無諸己,而後
      

答: 非諸人。
 
11 《康誥》曰:「      。」心誠求之,雖不中,亦不遠矣。

答: 如保赤子。
 
12 《詩》云:「桃之夭夭,其葉蓁蓁,之子于歸,宜其家人。」
   宜其家人,       ?


答: 而後可以教國人。
 
13 所謂平天下在冶其國者怎講?

答: 上老老,而民興孝;上長長,而民興悌;
    上恤孤,而民不倍。

 
14 君子有絜矩之道為何?

答: 所惡於上,毋以使下;所惡於下,毋以事上;
    所惡於前,毋以先後;
所惡於後,毋以從前;
    所惡於右,毋以交於左;
所惡於左,毋以交於右,
    此之謂絜矩之道。

 
15 《康誥》曰:「      。」道善則得之,不善則失之矣。

答: 惟命不於常。
 
16 《大學》云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,此之謂民之父母。

答: 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惡惡之。
 
17 《大學》云:生財有大道,     ,則財恆足矣。

答: 生之者眾,食之者寡;為之者疾,用之者舒。


節錄自修辦津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