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-淨空法師

2016030614:15
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?從善護三業做起。念老給我們介紹,
是把「善護意業」擺在第一,為
­什麼?這裡講得很清楚,是
以意業清淨無染。

「意業清淨,身口隨之。於口業云:不譏他過
­」,把這個放
在第一句。那我們就知道,修行從哪裡修起?從善護口業修
起。不譏他過,最
­重要的,像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上所說的,
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你真正能不見世­間過,你就
不會造口業,不會再說別人過失了。
世尊在這部經上說,也
是勸導我們,看別人
­有過失,怎麼個看法?佛說「先人不善,
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,殊無怪也」
,不能怪他。­們最大的
麻煩,最大的困難,就是只見別人過,不見自己過,這是我
們一生修行不能成就主
­要的原因。
修行人應該把這個看法顛
倒過來,看到別人在做過失,我們怎麼想?那是菩薩做
­給我
看的,我有沒有這個過失?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


這是什麼人這樣做法?給諸位說,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五十
三參,他就是這個做法。
五十三­位善知識所表演的,這五十
三個人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
,包括社會上不同的行業,善財
童子
­參訪都把他看作是佛菩薩。諸佛如來應化在我們面前,
無論是現什麼樣的身相,心目當中他
­都是如來化身來教我的。
不論他做的是善事是惡事,實際上他沒有善惡,他是來表演
給我看
­的。


善的境界我有沒有動心?動歡喜心,喜怒哀樂愛惡欲,動了
喜,動了樂,動了愛,這都
­是煩惱。如果看到他是不善的,
他在那裡造惡,我們有沒有發脾氣、有沒有怨恨?煩惱習氣

­都從哪裡斷?在這裡斷,這個地方斷是真斷。怎樣才把它斷
得盡?


觀法如化,這一切不是真­的,這一切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,
這都是佛經上的話。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凡所有相皆是虛
­妄,
你就見到自性,見性就成佛了
。叫你別著相,你著相,你是
凡夫,你不著相,你就見性
­。著相,相就產生障礙,見不了
真性。所以在此地有一句叫深契中道,我們這日常生活當中

­就是缺這個,不但沒有深契,根本就沒有契入,境界小小一
動,煩惱情緒馬上發作,合自己
­意思的就狂歡、歡喜!不合
自己的意思,立刻就要發脾氣,就要責備別人,全錯了!這
樣的
­修行,從早到晚無不是在造業,無不是在跟眾生結怨。
冤親債主何其多,你念念都在跟人結
­怨。

這些與我們有緣的眾生,裡面也有智慧的,也有愚痴的,愚
痴的怎麼?懷恨,等待報復,這
­個麻煩就大了。有智慧的,
他就算了,饒了你,不跟你計較,這個後頭沒有報復,他饒
恕了
­你。有智慧的人,他就步步高升,他就饒恕你,他還感
你恩,為什麼?因為你這個緣讓他提
­升境界,也就是他把你
當作考試,經過這個考試,他及格,通過了,他上升了。他
以他修學
­的功德迴向給你,為什麼?你造作這個罪業,人家
饒恕你,這是性罪,你本身是錯誤的,你
­還是要墮落,所以
他把修學功德迴向給你,你將來墮落在惡道,減少痛苦,這
是他報恩。六
­道十法界裡面的事很複雜,你要是不冷靜細心
觀察,你看不到。真正看清楚、看明白了,你
­才恍然大悟,
這裡頭有沒有過失?有過失。實際上沒有過失,都是自己一
念虛妄的執著造成
­的,與人不相干,與環境不相干,人事環
境都不相干,到最後什麼?
古人這句話說絕了,「­自作自受」。
你不能怪任何人,完全是你自己的意念在作祟,你的念頭千
變萬化,這才是真
­正的原因。


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99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