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

2016042413:19
 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。
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無為而有以為。

上仁為之而無以為;上義為之而有以為。
上禮為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

禮者,忠信之簿,而亂之首。
前識者,道之華,而愚之始。
是以大丈夫處其厚,不居其簿;
處其實,不居其華。故去彼取此。 
 

上德者,自然行道,不刻意顯耀自己的德性,才是真正的有德;
無道的下德者,表面做作有心求德,反更顯示出沒有自然的德性。
上德者以無為之心,如天地造化般成就萬物而不著功績;
下德之人雖順應自然,但其成就仍為有心之作為。

上仁者雖有作為,但非有意追求利己事功;
上義之人,則是刻意有為,以求功成名就;
而上禮的人,用心經營,表面造作,
倘若不能達到目的,則強行據為己有。
所以沒有了道,才講德性;沒有德性,才喚起仁心;
喪失了仁心,才要講求義理,連義理都無存了,
才從外在禮節行為來約束。

所以必須以「禮」來治理社會時,已是道德仁義忠信盡失的亂世。
以智巧處世者,已失道的根本,流於末端浮華,是真正的愚癡。
所以大丈夫處於道之本位,立身行道,不流於表面做作虛偽應付,
所以是去奢華而行正道。
 
釋義:
「道」丶「德」丶「仁」丶「義」丶「禮」中,道為根本,
有了「道」自然就俱足「德」丶「仁」丶「義」丶「禮」;

所以老子以為治理社會,應該是從道的根本做起,
如果只是外在禮儀的制約,會流於虛有禮儀卻無真道的亂象。


以上摘錄給想看懂道德經的初學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