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(三)

2013122720:02
 
淨空法師主講     劉承符居士記
 
舍利子、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 


此段經文說明五蘊皆空的道理,空不當作無講,如果空是什麼
都沒有,就不難懂,不需要世尊用二十二年時間來解釋。難的
不離色相以了解空義,也不是色相消失說它是空,而是講空
有同時,空與有是一樁事。
世人的觀念空與有是對立的,有不
是空,空不是有。如說有就是空,空就是有,很難使人了解。
般若講空,是即色之空,謂之真空,即空之色,稱為妙有。妙
有非有,真空不空。因為色是四大組合的現象,空是般若真空
之理,法空是中道第一義空,絕不是偏空。
本經五蘊皆空是主
題,下面色不異空四句是註解。一切諸法,世出世法,皆為一
合相,皆是幻有,皆無自性。中論說:因緣所生法,我(佛)
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此四句合起來看,即心
經的四句話。佛所講的色、空、名、中道,皆說一樁事,我們
不能領會,我們把這四項看作四件事情,不知佛說的是一樁事。
色法如是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若細說之,把色換成受想行識
就行了,受不異空,空不異受,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,其餘依
此類推。

 
第一句色不異空,空是真如、是自性、是本體,色是一切現象。
現象是依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,體既不可得,相當然亦不可得,

是從假入空,照了實性。第二句相反,空不異色,盡虛空,遍
法界,一切現象均是由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,是從空出假,照
了因緣。下面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兩句是空假相即,說明
它是一不是二。一法如是,法法如是,無一法例外。佛在華嚴
經說:破一微塵,出大千經卷。又說:一毛孔中轉大法輪。如
色空不相即,性相不相即,如何可能有此奇妙現象。
知此事實
後,佛在經中所說種種不思議境界均可以接受。
 
般若經所說五蘊皆空的總綱領與念佛求生淨土有重要關係。從
前我在台中蓮社求學時,李老師對我說:念佛人多,往生者少。
蓮社有二十多萬人,真正念佛往生者不過三五人而已。他說的
非常保守。據我所知,台中念佛往生的人相當可觀,如果說每
萬人中有三五人乃接近事實。但是這個比例仍然很小。何以念
佛人多而往生者少?其關鍵就是看不破放不下。般若經能幫助
我們看破放下,故對經典不得不重視。我們的身心都不是真的,
身體有老病死,剎那變化,均屬假有。心理方面,受想行識,
念頭剎那生滅,我們都能體會到。保持念頭不失叫「三昧」,
又叫「作定」。定功不過是一個念頭的相續相而已,定的境界
有得必有失。
世間四禪八定,非想非非想天能持久到八萬大劫,
定功不失,而八萬大劫之後還會失掉。自性本定無生滅,沒有
入定出定,如楞嚴經所說的「首楞嚴大定」。「性定」與「修
定」完全不同,性定不是修來的,那一天照見五蘊皆空時,性
定即現前。我執若空,煩惱障沒了,法執若空,所知障沒了,
自性本空自然現前。
此話說起來容易,作起來可不容易,凡夫
無始劫來,我執習氣非常重。古德說:理可頓悟,事須漸修。
根性利、善根厚的人,在理論上可以接受,如果要把境界轉過
來,還要有相當時間的修行。理與事是一不是二,在日常生活
中對人對事對物,心中時時提起觀照功夫,照見五蘊皆空,照
見一切人事物皆是諸法空相,把自己無始劫來錯誤的見解思想,
逐漸在般若智慧光明中淘汰的乾乾淨淨,這是真修行。
華嚴經
末後一會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一個歷事練心真實修行的
好榜樣。多思維,多體會就能斷煩惱習氣,看破放下。然後對
於彌陀的願行,才能有真實的體會,決志求生淨土,這一生中
自然能有成就。
般若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,極大的利益。
 
五蘊的根源是重疊生起的,一念不覺把真如自性轉變為無明業
識。
這些話要仔細聽,不可思維想像,一想就錯了。例如說:
今天陰天,太陽被雲層遮蓋著了。細心一想,太陽比地球大若
干倍,焉能被雲層遮蓋。真如自性永遠不會變成無明業識。無
明業識就是一念不覺,謂之無明本。真如自性起作用,在作用
上帶上這個東西。如同眼能見,眼是自性,帶上眼鏡,仍然可
以看到外面境界,眼睛透過眼鏡見到外面境相,叫作無明業識,
又叫第八識。
眼鏡是否真正妨害了眼睛呢?並沒有。此中關係
要搞清楚。一有識就是阿賴耶識,所以有行,一有行才有想,
一有想才有受,一有受才有色,這是從五蘊上講,從八識上講,
就是「一念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。
說法雖然不一樣,
意思是一樣,同樣說出事實真象。世間人不了解,以為是有一
個神明在那裡安排。他不曉得大自然的演變是有一定次序的,
如人穿衣服,先穿內衣,再穿外衣。脫衣時先脫外衣,逐漸到
內衣,次第不能錯亂。迷的時候先有無明,發展到粗相,回歸
自性的時候,先由外面下手,先除色蘊,然後次第再除受想行
識。把事實真相搞清楚,日常用功有很大幫助,對一切色法不
執著,對自己的色身以及世界一切人物皆屬色法,均可放下。
進一步受也能放下,不再追求享受,苦樂憂喜,能隨緣而不攀
緣,隨順眾生,隨喜功德,心地平等。順境不起樂受,逆境不
起苦受,受即放下了,其餘想行識依此類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