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(二)

2013122719:55
 
淨空法師主講     劉承符居士記
 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 
「觀自在」即觀世音菩薩,中文譯此菩薩名字有兩種,翻「自在」
是表智慧,菩薩有究竟圓滿的智慧,於法自在。
翻為「觀世音」表
菩薩大慈大悲,循聲救苦,此二名各有取義,表明菩薩自行化他。

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行是修行,歷事練心。凡夫心不清淨不平等,
菩薩是覺悟的人,在一切順逆境中修清淨心平等心,以究竟圓滿的
智慧,行甚深境界的般若。
深對淺而說,在經教中有淺深二種:
一類人空般若,破除我執,但見於空,不見不空,
此羅漢、辟支佛、
權教菩薩三乘所修的,謂之共般若,賢首家稱為大乘始教。第二類
法空般若,不但人我空,法我亦空。更進一步,破了法執,
不但見
空,又見不空,此與前面三乘人所見所悟的不同,稱為不共般若
亦即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所證的,教下謂之實教菩薩,包括大乘的終
教、頓教、圓教。觀自在菩薩所證的即深般若波羅蜜。
 
照見是功夫,智慧的運用,修行的樞紐。為三智用,此三智為一切
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,亦即智慧的運用。在日常生活中,六根接
觸六塵境界,我們的見解與看法就屬於智慧。第一種空觀深者,能
斷見思惑,顯一切智,見真諦,真諦即哲學家所說的本體。第二種
假觀深者,
能斷塵沙惑,顯道種智,見俗諦,就是對法界自然現象
完全通達明白。第三種是中觀深者
,能破無明,顯一切種智,見中
。一切智與道種智是一不是二,前面兩種的觀照均偏在一邊,未
達到圓融。等到觀照功夫深了,知道一切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,對
宇宙人生之真相完全明白,無絲毫疑惑,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見到
中諦。

五蘊即萬有,分為色、心二法。色法即物質
,一切物質皆以色為代
表。心理精神方面的以心為代表,心分為四類,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受是前五識,想是第六意識,行是第七末那識,識是第八阿賴耶識。
 
色法是物質,物質是眾微聚,聚是因緣生法。緣聚則生,緣散則滅。
金剛經說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又說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
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。這就是說明五蘊以及宇宙人
生的真相。
佛法講眾微是比喻,說明所有物質皆是由眾多微細分子
聚合的。現在科學儀器進步,可以用顯微鏡看到原子電子以及基本
粒子。金剛經講所有物質皆為一合相,由分子組合成為一切物質,
佛的五眼圓明比我們用顯微鏡觀察還要來得準確。
 
佛說基本物質有四種特性,謂之四大,即地、水、火、風。地大代
表物體,它雖然小到肉眼看不到,而確有其物體之存在。火大代表
溫度,水大代表濕度。科學家有另外一個說法,說它帶陽電稱為火
大,帶陰電稱為水大。它是動的稱為風大,四大是代表基本物質的
四種特性。
 
本經最重要的修行宗旨即是經文第一段,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
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
五蘊中色蘊包括一切
物質現象,精神方面有受想行識。五蘊皆是因緣生法,因緣生法皆
無自體,乃真實相,真實相是空相。空的意義有四種:(一)空無
、因緣所生,皆無自性,自體不實,畢竟皆空,此義易懂。(二)
虛空義
、無粗相而有微妙色,有名無實,一切法均如此。(三)心
空義(四)法空義。
心空是一絲毫染著皆無,經論中說:離言說相,
離名字相,離心緣相,才能觀察到諸法真相。
因一切法,相有體空,
一切法了不可得,空為諸法之實相。金剛經所說,如夢幻泡影,形
容至於恰當。把一切事實真相看清楚,一切苦難就消失了。因一切
苦難皆由迷惑顛倒妄想執著而來,妄想執著帶給我們無量無邊苦難。

事實真相明白,妄想消除,執著永斷,一切苦難就遠離了,此之謂
度一切苦厄。
 
諦觀身心,但見五蘊。諦是仔細的意思,觀是用智慧去觀察。身是
色蘊,心是受想行識,在五蘊中求人我相了不可得,無量劫來虛妄
的我執即可破掉。一切煩惱皆由我執而起,我執空,煩惱即斷,煩
惱斷,求六道輪迴也不可得。
小乘四果羅漢,斷見思煩惱即超出輪
迴,分段生死就沒了。再觀察五蘊,蘊從緣生,亦無自體,緣生無
性,求五蘊相也不可得,法執也盡了。法執產生於所知障。障礙了
菩提涅槃,所知障盡了,菩提涅槃自然現前,變易生死也沒了。

百卷大般若經的精義就是這幾句話,可謂一語道破。為什麼一般人
對於這種意思難以領會,因為無量劫來,妄想執著太堅固了,必須
勞世尊以二十二年時間說出此事實真相,我們才能接受。
上來所說
是般若修學的宗旨,下面要詳細說明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的真相,
便於我們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