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曰:「一,戒香:即自心中無非、無惡、無嫉妒、無貪瞋、
無劫害,名「戒香」。
二,定香:即覩諸善惡境相,自心不亂,名「定香」。
三,慧香:自心無礙,常以智慧觀照自性,不造諸惡;
雖修眾善,心不執著;敬上念下,矜恤孤貧;名「慧香」。
四,解脫香:即自心無所攀緣,不思善,不思惡,自在無礙,
名「解脫香」。
五,解脫知見香: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,不可沈空守寂;
即須廣學多聞,識自本心,達諸佛理,和光接物,無我無人,
直至菩提,真性不易,名「解脫知見香」。
善知識!此香各自內熏,莫向外覓。(註一)
今與汝等授「無相懺悔」,滅三世罪,令得三業清淨。(註二)
善知識!各隨我語,一時道:「弟子等,從前念今念及後念,
念念不被愚迷染;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,悉皆懺悔,
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(註三)
弟子等,從前念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憍誑染;
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
(註四)
弟子等,從前念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染,從前所有惡業
嫉妒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(註五)
善知識發「四弘誓願」,各須用心正聽:
「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,自心煩惱無盡誓願斷;
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,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。」(註六)
善知識!歸依覺,二足尊;歸依正,離欲尊;歸依淨,眾中尊。
(註七)
從今日去。稱覺為師,更不歸依邪魔外道!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。
(註八)
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:佛者,覺也;法者,正也;僧者,淨也。
自心歸依覺,邪迷不生,少欲知足,能離財色,名二足尊。
(註九)
自心歸依正,念念無邪見,以無邪見故,即無人我、愩高、
貪愛、執著,名離欲尊。自心歸依淨,一切塵勞愛欲境界,
自性皆不染著,名眾中尊。若修此行,是自歸依。
「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,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,
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。」(註十)
(註一):「無非」就是無有不是;「是」就是正確沒有過失。
「無惡」是不做惡事。「無嫉妒」即心量廣大。「無貪瞋」才能
隨緣自在。「貪」導因於不知足,佔有欲強;「瞋」,導因於不順心,
不如己意。「劫」是劫奪偷盜,「害」是殘害生命。
「無劫害」則眾生的生命丶財產,就不會受到威脅。
沒有以上的不善心,叫做「戒香」。
「定香」,無論看到善或惡的境界相,能「不取於相」,
自心不為境界所牽引,仍然能保持「如如不動」。
「慧香」是指常常迴光返照,證悟真如本性。
金剛經講:「若菩薩無住相布施,福德亦復如是不可能思量。」
「雖修眾善,心不執著」,就是敎我們福慧雙修。
如《道德經》說:「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無德」。
「敬上念下」,對上要敬重,對下一定要體念。圓滿以上所說,
叫做「慧香」。
「解脫香」:在一切境界,自心無所攀緣,才能保持清淨。
不著二邊,不起對待心,所以不思量善,也不思量惡。
能如此,心中無牽無掛,沒有絲毫的罣礙。
「解脫」是自己成就了,接下來要行菩薩道,所以不可以沈空守寂,
一定要廣泛去參學,多多的去聞法。從初發菩提心直到成就無上菩提,
真如本性常住不變,叫做「解脫知見香」。
由五分法身香,清楚明白修學的次第是因戒而生定,因定而發慧,
因智慧而得解脫,成就自覺而得根本智。自己證得解脫以後,
必須行菩薩道,在一切境界歷練,廣學多聞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
了了分明,而成就後得智,就是解脫知見。要成就無菩提,
須從自心自性去成就,不是心外求法。
註二:為什麼懺悔可以滅三世的罪業呢?因為這裡所説懺悔是屬於
「理懺」:就是明心見性了,正所謂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過去、
現在丶未來三世,原來是虛妄的,原本是空,又哪來三世罪業呢?
什麼是「事懺」呢? 犯了過錯,向特定對象認錯,或向佛丶菩薩,
發露自己所造的罪業,求其原諒,達到滅罪的目的。
「事懺」只在事相上作懺悔,不像理懺是心地的功夫。
唯有「一時」,心清淨到極點,才能稱為無相,才叫做理懺。
註三:「愚迷」最主要講「癡」。從愚迷引起的罪業,全部都懺盡了,
而且「永不復起」,如果再起就等於沒有「悔」,既然沒有「悔」,
「懺」也談不上。
註四:若要「念念不被染」,就必須「終日煉神光」。
「憍」是驕傲自大;「誑」是欺騙丶不實在。
憍誑是由「瞋」心所引起的。
註五:懺悔主要在懺悔「愚迷」(癡)丶「憍誑」(瞋)丶
「嫉妒(貪)等罪。
《懺悔偈》: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,
從身口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
註六:「四弘誓願」是一切願的總綱領。
觀世音菩薩立了「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」的願,
地藏菩薩立了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的願,
還有阿彌陀佛有「四十八願」,所有願都沒有離開「四弘誓願」。
願一般來說就是「志向」,當立了志向,有了目標以後,才會努力
去實現。
註七:「三歸依」也稱為「三寶」,「三寶」有「住持三寶」
-佛丶法 、僧;有「自性三寶」-覺丶正丶淨。「佛」者「覺」也。
「歸依佛」,就是提醒我們歸依自性的本覺;「法」者「正」也。
「歸依法」,就是提醒我們歸依自性的正知正見,正大光明;
「僧」者「淨」也。「歸依僧」,就是提醒我們歸依自性清淨心。
「歸依覺」,能歸依自性的本覺,「福和慧」(兩)就都圓滿
(足)的成就了,如此最為尊貴。
註八:所謂「外道」就是「心外求法」。千萬不要向外去求法,
要往內心求,在自性上下功夫。
《六祖壇經》所説的,都是依自性本體來講,都在啟發自性的本覺。
註九:「邪」是知見不正。「迷」是著於外境-六塵。
「離色」就有慧,「離財」就有福,福慧都圓滿具足,最為尊貴。
註十:六祖在每一句前,都加上「於自色身」這是在明示,這三身佛
是我們本有的,千萬不要往外面去追求。
何名「清淨法身」?世人性本清淨,萬法從自性生。
思量一切惡事,即生惡行;思量一切善事,即生善行。
任何見性的人,也都能像六祖一様,悟到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」,
此名「清淨法身佛」。
「圓滿報身」是佛的果報身。「報身」有二種解釋:一為「淨滿」:
清淨圓滿,另一是「遍照」:智慧照遍一切。
我們雖是眾生,但「報身」是本來就有的。
成佛只是把清淨圓滿的智慧顯現出來而已。
「圓滿報身」是諸佛修福修慧,功德圓滿時,
所顯現的自受用證法樂之身,也就是完成佛果之身。
「化身」是隨著眾生的思量而變化,
六祖講:「若不起思量,萬法的體性本是空,對境起一念的思量,
名為「變化」。
「現在的心境,就是本來的歸宿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