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書偈了。便卻歸房。人總不知。
秀復思惟。祖明日見偈歡喜。即我與法有緣。
若言不堪。自是我迷。宿業障重。不合得法。
聖意難測。房中思想。坐臥不安。直至五更。
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。不見自性。
天明。祖喚盧供奉來。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。
忽見其偈。報言。供奉卻不用畫。勞爾遠來。
經云。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。但留此偈。與人誦持。
依此偈修。免墮惡道。依此偈修。有大利益。
令門人炷香禮敬。盡誦此偈。即得見性。
門人誦偈。皆歎善哉。
祖三更喚秀入堂。問曰。偈是汝作否。
秀言。實是秀作。不敢妄求祖位。
望和尚慈悲。看弟子有少智慧否。
祖曰。汝作此偈。未見本性。只到門外。未入門內。
如此見解。覓無上菩提。了不可得。
無上菩提。須得言下識自本心。見自本性。
不生不滅。於一切時中。念念自見。
萬法無滯。一真一切真。萬境自如如。
如如之心。即是真實。
若如是見。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。
汝且去一兩日思惟。更作一偈。
將來吾看;汝偈若入得門。付汝衣法。
神秀作禮而出。又經數日。作偈不成。
心中恍惚。神思不安。猶如夢中。行坐不樂。
復兩日。有一童子於碓房過。唱誦其偈。
能一聞。便知此偈未見本性。
雖未蒙教授。早識大意。遂問童子曰。誦者何偈。
童子言。爾這獦獠。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。
欲得傳付衣法。令門人作偈來看。
若悟大意。即付衣法為第六祖。
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。
大師令人皆誦此偈。依此偈修。免墮惡道。
能曰。我亦要誦此。結來生緣。同生佛地。
上人。我此踏碓八個餘月。
未曾行到堂前。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。
童子引至偈前作禮。能曰。能不識字。請上人為讀。
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。便高聲讀。
能聞已。因自言亦有一偈。望別駕為書。
駕言。獦獠。汝亦作偈。其事希有。
能啟別駕言。欲學無上菩提。不得輕於初學。
下下人有上上智。上上人有沒意智。
若輕人。即有無量無邊罪。
別駕言。汝但誦偈。吾為汝書。
汝若得法。先須度吾。勿忘此言。
能偈曰。
菩提本無樹。 明鏡亦非臺。
本來無一物。 何處惹塵埃。
書此偈已。徒眾總驚。無不嗟訝。各相謂言。
奇哉。不得以貌取人。何得多時。使他肉身菩薩。
祖見眾人驚怪。
恐人損害。遂將鞋擦了偈云。亦未見性。眾人疑息。
次日。祖潛至碓坊。見能腰石舂米。
語曰。求道之人。為法忘軀。當如是乎。
即問曰。米熟也未。能曰。米熟久矣。猶欠篩在。
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。能即會祖意。
三鼓入室。祖以袈裟遮圍。不令人見。
為說金剛經。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。
遂啟祖言。
何期自性本自清淨。何期自性本不生滅。
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何期自性本無動搖。
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