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﹑說法會因由

2019011914:27

法會因由,就是說阿難記經的當初。
阿難是如來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,阿難兩個字,是印度語,
譯為華語無染,又譯為歡喜,又譯為慶喜。
阿難隨侍如來佛,在拘尸那城附近醯〈發音希〉蘭若河的地方,
如來佛在這個時候,已是快要圓寂。
阿難見師父快臨命終,就悲從中來,侍側號哭。
這個時候,弟子須跋跎羅也來到。
他見阿難號哭,因勸阿難曰,師父在世,我們還可以隨時問道,
師父死後,我們已沒有法請教,哭是無益的,不如趁師父未死
時,有四件事,你可以請師父指點出來,給我們聽聽。

第一件事,就是師父死後,應以誰為師。

第二件事,就是師父死後,應以何為住。

第三件事,就是師父死後,應以何為法。

第四件事,就是金剛經起頭,應用甚麼文字。

對於第一問,如來佛答曰,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。
波羅提木義是梵語,譯為戒律二字,就是要以戒律為師。

對於第二問,如來佛答曰,應以四念為住。
何為四念,就是如左的四項。

()觀身不淨:人有五不淨,
   (1)種子不淨,(2)住處不淨,(3)生前不淨,
   (4)死後不淨,(5)究竟不淨。

()觀受是苦:人之一切受享,皆是苦惱。

()觀心無常:人之無常心,即非本心,因有妄想心,
             所以真良心,不能實現。

()觀法無我:人之一切苦惱,為我的一字所迷惑,
             實則世界所有之物,實無我也。

 

對於第三問,如來佛答曰:默擯〈發音殯〉,
原來阿難問以何為法,是因為法會中的弟子,信心也是參差不齊的,
如遇有變心的弟子,應如何調護他,所以如來佛答以「默擯」二字,
這兩個字,俗語就是不理他,不合作的意思。

對於第四問,如來佛答曰,
「如是我聞」,這一句話,原是一個正信序,就是證明經文是正確
無誤的,乃起末世眾生信念的一個序分,各經典共通皆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