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孝經 71~74

2015070414:47
 
71 為人若是不知孝 
 
  諺云:受人點滴,湧泉以報。何況父母之恩,
        昊天罔極,若不知孝,何以彰顯人之本性?
        連禽獸都不如,又何以為萬靈之首?
        位列三才,參贊化育?
 
  父母本是活神仙  不敬父母是倒顛 
  孝子孝心感地天  大大之孝報恩前
  今聞孝道方明詮  以往無知求懺前 
  行為端正儀容顏 嚴立身 行道德風顯
  明理 → 感恩 → 懺悔 → 行孝
  正己修身 → 立德行道 → 顯親揚名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渡親求道 → 同修共辦 …
 
  昔日孝子 孝敬親顏 觀今棄親 孝敬少年
  猶日西出 落東邊 堪嘆彝倫錯認 倒亂顛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~~反其道而行
  仙佛:
    萬善之首孝為先   一個孝字全家安
    為人若是不知孝   倒顛錯亂易造愆
 
  所謂色難 必須明詮 孝從難處  細微表現
  牢記父母 慈語銘言 感恩父母  育化深遠
 扶養恩典   ~~和顏悅色   溫言暖語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日用習常處 疲累心煩時 倉促急迫時 意見不合時…
  ~~觀照心念  調整心境  轉換心情
 
72 不如禽獸實可憐
 
  父母撫育栽培、推乾就濕,不忍孩子飢寒受苦,
  此恩此德可謂昊天罔極。且看羊有跪乳之恩,
  鴉有反哺之義,為人子者,
  若不知孝,實在不如禽獸呀!
 
  天下第一可敬者 忠臣孝子  於國、於家
  -安定力量-表率
 不為名、利-率性盡責-無私
   
    父母不患不嚴慈  患溺愛不知教導
    養不教  父之過  寵兒敗子
     ~~即是對祖先不孝 對國家不忠
 
    孝子百世之宗  仁人天下之命
     ~~受人推崇  延續人類命脈之人
     孝子→→忠臣→→仁人
 
    以愛妻子之心 愛父母 以媚字奉親
     ~~求其開心  無他企圖
 

    思 夫妻常楚撻譴呵 恩義俱廢 夫婦離棄 
    家庭不興 子難孝順~~父母怎能安心  順心
 
    教兒嬰孩 無教只愛 飲食恣欲  宜誡翻獎 
    應訶反笑 至  無識無知 驕慢成習 
    逮成長 終敗德
 
   許旌陽射鹿 母鹿腸寸斷   
    許旌陽,即許遜,相傳為晉之道士。
    年少時,射鹿子,母鹿舔其腮而死,
    因剖母鹿腹,見其肝腸寸斷,遂感
    念親恩,折弩而歸,發心修道。
    後舉孝廉,為旌陽令,又因晉室紛亂,
    棄官東歸。於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
    八月初一,在洪州西山,舉家42口,
    拔宅飛昇。世稱許真君,或許旌陽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    (太平廣記) 
 
  吳起母歿喪不臨
   吳起,戰國衛人,好用兵。少時遊仕不遂,受鄰里嘲
   笑,憤而殺之多達30餘人。
   出衛郭門,與母訣曰:不為卿相,誓不入衛。乃學於

   曾子,其間母死,終不歸,曾子薄之,與之絕。遂事
   魯君,齊來攻,魯欲以起為將,又疑其娶齊人為妻,
   恐有二心,起遂殺妻以表心志,敗齊而歸。
   其後事魏為將、事楚為相,雖戰功連連,卻遭讒遭忌。
   楚悼王死,貴族大臣多怨而攻之,起伏王屍被射殺而死。
  (史記)
 
 鴟鴞亦歸孔門 何況人乎
   鴟鴞,亦作鴟梟,猛禽名,即貓頭鷹,常用以喻貪惡
   之人。據說此鳥當羽翼豐滿後,會以母鳥為食,故自
   古以為不孝及不祥之鳥。但在孔廟大成殿,屋脊正脊
   的兩端,往往站著一排泥塑之鴟鴞,以表現孔子有教
   無類的精神。
 
73 百行萬善孝為首
    孝,乃千萬種善行之首,是做人處世的根本;
    不孝父母,任你好事做盡也是枉然。因為,
    人間沒有不忠不孝的聖賢。
 
    立百福之基 人倫首當依 開萬善之門  納賢良同楫
    孝義傳千古 逆親惡果被 好事雖做盡  不孝枉善舉
   
 仙佛:
    平日逆親惡報被  好事雖做付水流
    種善古來善果受  一分一毫盡力籌
 

 逆親惡果被 ~~不孝遭雷殛
   宋仁宗時有張繼寶者。本姓薛,幼遇匪亂,與父母
   離散。幸有張元秀憫其孤苦,收為養子。疼愛有加,
   並延師課讀。一日繼寶外出,巧遇生母,竟不辭而
   別。張氏夫婦四處探尋,終日盼望,仍無音訊。年
   老無依,家道中落,又數年,得悉繼寶做了大官,
   老夫婦籌了路費趕到京城。哪知繼寶見二人衣衫襤
   褸,有失顏面,非但不相認,還下令逐出門外。老
   夫婦氣憤填膺,撞牆而死。此時天空陰霾四起,雷
   電交加,一聲霹靂,張繼寶被雷殛斃命。
  《古病今醫》
 
   爾敬雙親樂  子女必學你 何須人前說 自有公論提 
   孝之經云終  立身行大道 揚名顯父母 時人自勤勉
   毋使度時虛
 
   孝經: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
   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
 
   羊羔跪乳鴉反哺   爾豈不如禽獸乎
   學富五車財萬貫   更應惜福感恩殊
   今生有才學、財富,或二者兼得
   --是累世福報--是祖先庇蔭
   --是父母教養--是天賦靈明

     ∴ 更應 感恩惜福--繼續造福
 
   無有父母怎有吾  當以賢德報寸絲
   惟有忠孝感天地  長留青史後出世
  
 仙佛:
    所種善因消萬禍  業障有當作考魔
    無形快車載福貫  增壽增慧夙罪脫
    邊做邊漏實可惜  深更夜靜細思索
    孝親非只言行事  應積功德迴向多
     ~~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
 
74 當知孝字是根源
 
  孝養父母是做人的根本。當知:水有源頭木有本,而
  萬物之首的人類,怎不反問自己:沒有生身之父母、

  沒有賦性之老母,怎會有我們?所以,為人要飲水思
  源,知恩報恩。
  
  當仁行亟  誠信務實為根本 志同道合 盡己之命了於心
  王善人:人有三命。
  (長)天命-與性合-道義 (仁義禮智)
  (止)宿命-與心合-運勢 (知能財富)
  (了)陰命-與身合-氣稟 (習氣毛病)
  / 善用宿命-素位而行  知足為善(為公益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→長天命  消陰命
  \ 濫用宿命-損人利己  貪婪爭鬥(為私利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→消天命  長陰命
 
    奉養誠抱 渡其求道 同修靈苗  
    莫等無常  一朝來到  親人獄府  受罪煎熬 
    那時後悔 再難行孝 ~~先要能  孝養 不辱 顯親
    最終要能  渡親求道  修道
 
    明德新民  了悟一字  止至善
     明明德→親親、新民→止於至善
   (修己)   (助人明其明德)     
 
   道德經: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
           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
           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。

        
   ~~性道-無形無相-作用無窮(真空 妙有)
 
   智慧圓滿  真知法喜  覺心歡了悟一字→
   妙有真空→無住無執 →真心本性 當家作主→
   妙智展現 →真知正見→事來則應 事去則靜
   →待人處事 圓融合理→隨緣自在
  
  仙佛:
     智者極望求解脫  念念諸佛真經讀
     隨遇而安超意境  萬緣平息任卷舒
     般若行深功夫用  得登彼岸出迷途
 
    常清常靜  外亂不生 ~~無執無染  無有外亂
   (外亂是識心作祟)
 
     隨順眾生 內心平等 ~~眾生是佛  緣起性空
    如鏡照物 人我是非  不入心境
           ~~不是不知是非  而是不起對待 
     時刻  觀照清明
  

  仙佛:
    萬物靜觀不糊塗  時時心地把塵拂
    明心知止至善地  方能身口意調伏
 
    大道根源理蘊藏  道化自然啟賢良
    天命可畏職責扛  前途行濟眾宣揚
    仁為己任輝煌創  道務宏展德布廣
    良人攀取品蓮香  信愿行證邁康莊
    語寄明本
    了悟天賦靈明、性命大事→尊重佛性→
    戒慎恐懼→率性合道→濟世渡眾
    ~~明理悟道→→事上磨練(修行)


資料來源:摘錄自百孝經妙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