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孝經 75~80

2015070415:41
 
75 念佛行善也是孝
 
   念佛行善,即是在修身培德,行道立功,所以也是孝的
   表現。念佛行善要做到念念自我觀照,使身口意,皆不
   離善念善行,才是最真實的孝道。故念佛行善,須具備
   四如、四要。
 
   ~~念佛四如
   如佛之慈心 量寬福厚  德潤身 
   如佛之悲愿 濟世救人  明燈引
   如佛之隨喜 方便為門  行精進 
   如佛之捨得 提起放下  喜樂吟
   人生指南尋方針 覺悟明本根
 
   中庸: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;
         致廣大
而盡精微;極高明而道中庸。
 
   ~~念佛四要
   存善念 慧日照臨~~般若智顯  以應萬事 
   發善心 博厚可親~~博愛仁厚  博施濟眾
   講善語 仁風提振~~宣揚正道  端正風俗
   舉善行 霽月和煦~~無私無為  溫暖人心 
 
   承繼聖哲精神 心體身行 矢志不移  轉法輪
 
     內-覺察→轉念→清明→應事
     外-言:勸化世俗,提振仁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→使人知而學行。
     行:念佛行善,以身作則
         →使人見而效法。
 
  身體髮膚 不敢毀傷 孝之始也
  立身行道 揚名後世 孝之終也
  大作為 齊聚大力量 
  創新合時達  學佛行善百代馨
    創新-並非標新立異 ↘
    合時達務-現代需求 → 仍要合道
 
76 孝仗佛力超九天
  
   父母生時未能求得大道,死後不免地府煎熬,若欲救
   父母出苦,只要一念至誠,功德具足,必能仰仗佛菩
   薩的悲願,超拔父母脫離苦海,回歸無極理天。
 

   木有根本水有源 為人敬老能尊賢 親疏長幼禮儀顯
   綱領倫常克己先 起居坐臥合中道 不急不躁煉乾元 
   身體髮膚當愛惜 孝親侍長日常間
   噓寒問暖切莫少 下氣怡聲承歡顏
   飲水思源→→孝親敬長→→倫理綱常
   一切要從 克己復禮 做起
   非禮勿視 聽 言 動←→合禮的 則必須去做
 
   烏鴉反哺羊跪乳 萬靈之首盡孝前 
   奉養雙親無倦顏 孝道力行德性添
   忠孝節義威名遠 善願天助化劫焉 
   孝能感動天與地 舉孝尊親標美言
   佛恩浩蕩澤被佑 玄祖沾光樂陶然
   ~~不為名利而行忠孝節義→實至名歸
 
77 大哉孝乎大哉孝
 
   孝是與生俱來的天性,是待人處事的根本,是立身
   行道
的基石。果能人人遵行,必然能恢復本來面目,
   展現赤
子心;使民風純樸,道德重振,使天下太平,
   世界大同。

 

   天下慈愛的父母 養兒育女真辛苦 不計心酸奔塵苦
   勞心勞力的付出 無微不至心呵護 父母的心不覺苦 
   常懷念幼身安舒 虛心問暖愛心付 繫子情深要幸福
   給予精神的支柱 讓我安心常駐
   ~~父母之恩 昊天罔極

 
   喚醒良知心體悟 看父母偉大督促 時刻提兒前途
   兒立業成功 讓父母歡喜常住 立身行道呀大哉孝乎 
   這成就 揚父母  此恩此德要清楚  感恩父母聖道築
 
78 孝矣無窮孝無邊
 
   父母養育子女的恩德,如同天地,廣大無邊,難以
   回報。
所以兒女孝順父母,也是天經地義,無窮無
   盡的。像詩
經小雅蓼莪篇云:「欲報之德,昊天罔
   極!」

 
   萬般勞瘁有時休 育子無盡頭 持家耐苦重任荷 訓誨
   不憚求
幼得親全安樂多 各盡其歡樂悠悠  體親至意
   承養順柔 
和顏悅色琢 以善規親 進諫委曲 養必兼善
   妥
願親常安無煩憂 眾善齊家修
 
   盡孝無難順心意 膝下歡樂聚 修身為寶德培立 
   垂裕於後世  
一葉靈根非易植  子孫相傳養親志
   ~~靈根永固 祖德流芳 要靠子孫 代代賢孝
 

   惟孝為源 百行始知 我孝父母矣
   孝之為道 自然一理 無俟勉強矣
   孝理自在孝必至  惟孝格天配地
   ~~百善孝為先   孝為眾德之首
 
   能行孝悌→忠信仁義(天賦本性 無須勉強)
    →能行萬善→博施濟眾→顯親揚名
    -→才能說是:真孝父母矣
 
79 此篇句句不離孝
 
   百孝經中每一經句,都不離「孝」字,由此可知,
   聖人
之用心良苦,殷勤提醒,懇切叮嚀,期盼人人
   能口誦心
惟,實踐力行,使堯天舜日之古風,早日
   實現。

 
   身體髮膚不可傷 父精母血孕恩長 子女須行孝 
   愛護身健康
  莫讓椿萱苦斷腸   ~~保身行孝
  
   立身孝昭彰 謹守志益強 毅力效賢向前往
    ~~立德修身

   天倫共樂眾分享 建立典範綱常
   ~~立人達人

 

   聞孝道當知孝親 實際作為人敬欽
   知孝悌禮義忠信 以身作則倡綱倫
   內外修立德立品 行持正念道唯尊
   ~~知行合一  以道為尊
  
  仙佛:
    大道先天倫理常 如何耕耘如何圓
    處處念之樹道範 綱紀遵循無私偏
 
   感懷念親恩 感懷念親恩 父母恩情似海深
   赤子人心  事親至孝眾欽  啟迪教凡人
   啟迪教凡人 前賢垂範為娛親
   ~~承先啟後代代傳

 
  於己-感念親恩,赤誠真心行孝。
  於人-啟迪眾人,也來孝親顯親
  
80 離孝人倫顛倒顛
 
  孝乃天賦靈明之善,人人具足,能知能行。
  然而,不孝之人,連父母至親,都可以棄之不顧,
  必定也做不到待人忠信、做事廉節,人倫綱常。
 
  人生在世 貴盡忠孝節義 方於人道不愧 
  可立於天地之間   (頂天立地)
  反之 身雖在世 其心已死 是謂偷生
 
仙佛:
  天理不離 天良不失 自性不昧 生輝
  人心即神  神即心 若是欺心  便是欺神

   故 君子三畏四知  以慎其獨  ~~戒慎恐懼
  
  論語:君子有三畏,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
  東漢楊震: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,怎會無人知曉?
 
  勿謂暗室可欺 屋漏可愧 一動一靜  神明鑒察 
      十目十手 理所必至 報應昭昭 不爽毫髮
 
  大學 曾子曰: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其嚴乎!
  諺云:舉頭三尺有神明。
 
  淫為萬惡首 孝為百行原
  凡有逆理  於心有愧者 勿謂有利而行之
  有合理  於心無愧者 勿謂無利而不行
  善惡兩途  禍福攸分  行善福報  作惡禍臨
  ~~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


資料來源:摘錄自百孝經妙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