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分別眾生,而無眾生想;善解一切語,而無言語想。
─六十華嚴經卷九.初發心菩薩功德品
菩薩善於瞭解一切眾生的各有所需,但在菩薩心中,並沒有
「我度眾生」的想法;
菩薩明瞭一切言語的語意所指,但在菩薩心中並沒有
「我有話說」的想法。
一般人能夠為社會大眾服務,為國家民族獻身,已是難能可貴
的事。功成名就而不居功不念功的人,表面上會有,打內心起
則極少。建功而未獲得適當的酬勞褒獎,甚至像岳武穆那樣精
忠報國,反遭殺身之禍,不僅當事人的心有不平,旁觀者也會
覺得遺憾。當作戲劇欣賞,能夠動人心弦;當作人生的現實來
看,毋寧是痛苦的災難了。因此,人間的不平,需要用佛法來
撫慰疏導。
因為諸佛菩薩,必先受苦受難,才能為眾生救苦救難,他們不
論是受苦受難或者救苦救難,都是出於心甘情願。不要以為諸
佛菩薩廣度眾生是無往不利的,就像父母照顧兒女成長的過程,
樣樣乖巧、事事孝順的兒女是極其難得的,若想做個稱職的父
母,必須付出千辛萬苦的耐心和愛心。若想做個夠好的父母,
是不能期待兒女回饋什麼的,只有一心盼望兒女的成就比自己
更高更好,那就心滿意足了;萬一生了幾個怎麼愛護培養也不
能成材成器的兒女,就會牽腸掛肚一輩子,一直到死為止,還
是放心不下。那就最好來看看佛法是怎麼說的罷!
學習佛菩薩的態度,恰到好處的幫助眾生,這是應該做的;盡
心盡力去做之後,有的眾生會感恩圖報,有的改善了情況,有
的於事後又恢復原狀,而且一再地扶起來又自己跌倒了,有的
眾生不僅不領你的恩情,甚至反過來恩將仇報。而佛菩薩因為
早已對於眾生的習性,瞭解得非常清楚,所以不會介意眾生的
反應,不論是正是負,或有或無,都可以一概不放在心上。
至於「言語」,是用來作為與人溝通的工具,智者為了利人,
必須學習,必須精通。但是言語畢竟不是它所表達的那些事實
真相。連帶著凡是用言語的符號所組成邏輯理論,雖然可以幫
助我們獲得知性的能力和各種各樣的訊息,但它不是真理的本
身,不能執著,否則又可能被言語的觀念所困而當作武器來自
害害人了。
本文出自:
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id=146&cid=53&page=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