須菩提白佛言世尊,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,
佛言如是如是,須菩提,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
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【分解】
般若妙法,本是自已家裏物,本來無失,從何有得。
但有所得,皆是執情未忘,能所未破也。
前云得福德者,以布施之因,得福德之果,此還是相分邊事。
今云無得者,是云福德性,非福德果可比也。
福德果尚有相可見,福德性實無相可見也。
福德性既無相可見之法,即為無法可得。
不但無法可得,即能得者亦無。
相分是所得,見分是能得,能所盡破,即不見眾生為所度,
不見自身為能度。故云無量眾生是我度者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
【概論】
前屢言一切俱空,佛於菩提(正覺)實無有法可得。
須菩提悟徹此理,因又當機直問如來佛得菩提,
究竟真無所得耶?這個耶字,雖似疑問,卻是悟處,
夫無所得,方是真得。謂無得無不得,乃是真得也。
此分以如來無法得菩提,要在發明經文,滅度眾生,
實無眾生得滅度,於法無住行施的道理耳。
【附言】
無得之理,其細已極。
當初祖到東土破六宗時,觀其破無得宗之問答,
可稍明無法可得之真諦。
祖問曰:「汝云無得,無得何得,既無所得,亦無得得」。
彼眾中有寶靜者,
答曰:「我說無得,非無得得,當說得得,無得是得」。
祖曰:「得既不得,得亦非得,既曰得得,得得何得」。
寶靜又答曰:「見得非得,非得是得,若見不得,名為得得」。
祖曰:「得既非得,得得無得,既無所得,當何得得」。
寶靜當下疑情頓釋,此段文之問答,皆甚深法,
此宗當時抱了一個無得宗,殊不知存了一個無得之心,
已經執著「無得」二字。般若妙法,不落語言文字。
若執著不忘,以眾生知見,妄測佛智,則愈尋愈遠矣!
所謂無上菩提者,即是本來清淨智慧,非另有法可得,
但不留一法,乃通萬法,才是無上菩提。
有法可得,便為法縛。無法可得,方為解脫。
【講義】
須菩提向如來佛曰:
世尊!我師父得無上正等正覺,究竟真無所得麼﹖
佛告曰:如是如是。
「須菩提」乎!我於法中絲毫無得,因有得即有失。
凡是可以得失言者,皆是身外之物,非自性也。
自性菩提,人人具足,何能言得,但沒有一點法可得,
是名無上菩提。
摘錄自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kgh8999/post/1366772076